金属平衡管理是反映企业技术、管理和检测水平的综合性基础管理工作[1]。为了及时反映生产情况,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合理的计划调整,工厂人员应定期对生产材料和成品进行检查和分析,以满足金属平衡报告所反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平衡关系。库存数据直接或间接来自生产现场,因此可以直接反映生产情况,对后续建模分析、生产计划优化、配置调度等都有重要意义[2,3]。通过探讨金属平衡的形式和编撰方法,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1、 钛(合金)加工材金属平衡研究的特点
钛(合金)材生产加工的一般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钛加工材的产品种类繁多,工艺复杂,生产流程长,难以查询原始记录,因而存在问题也较多。钛材生产工艺可分为熔铸和压力加工两个生产阶段。熔铸阶段投入的原料复杂多样,而产出的半成品——锭坯较为简单 ;压力加工阶段,投入的原料(锭坯)较为简单,而产出的最终产品有板材、棒材、锻件、管材、带材、型材、箔材、丝材等。钛加工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有很大的差异,金属材料的消耗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因此,钛加工材料金属平衡表的研究不仅要用一般方法进行,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2、 钛(合金)加工材金属平衡表的基本形式及类型
金属平衡表分收(产)支(投)存平衡表和投入产出平衡表两种基本形式。
2.1 收 (产)支 (投)存平衡表
收支存平衡表是从企业加强各种金属物料管理的需要出发进行编制的。金属物料包括原料(中间合金)、半成品、返回品、在制品、回收品等。根据企业物料管理权限,可以先车间编制,再全厂综合汇总,也可以由全厂直接统一编制。
表的主词栏为各种物料名称,如以某钛企业熔铸车间为例,其物料为:海绵钛、中间合金、成品锭、半成品锭、车屑、冒口、熔镏飞边等。其中还可进一步按物料等级、铸锭牌号进行细分。表的宾词栏为收(产)支(投)存的各项指标。如:本期收入(产出)、本期支付(投入)、期初库存、期末库存以及盘亏、盘盈栏等几项。
图 1 钛材加工的工艺流程
如果从仓库管理角度来说,收入与支出都是同一种物料,那么直接利用收、支、存指标之间的关系就可进行金属物料的平衡,这是一个静态平衡。但从生产车间来说,收入与支付不一定是同一种物料(生产过程发生变化)。由于投入、产出都包含于车间收入、支付过程中,因此使收入和支付的实物状态也发生了变化。变化流程是 :车间在“期初库存”前提下,报告期“收入”A 物料,将 A 物料“投入”生产,同期“产出”B 种物料,流转到下一车间(工序)或入库作为“支付”,增加或减少“期末库存”。所以同一物料的平衡,不是投入与产出的平衡,也不是收入与支付的平衡,而是收入与投入和产出与支付之间的平衡。这两种不同物料的平衡,通过投入与产出的转化联系起来,是个统一的完整的平衡关系,体现了车间生产过程与原料过程的统一。
对车间来说,收入和产出都是物料增加和减少的平衡,即 :期初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库存。从车间管理的角度看,收入和支出是对外关系,投入和产出是内部关系,在这里投入与产出是联结两种关系的纽带,最终还是反映了车间对外收入与付出的关系。因此,该表仍称作收(产)支(投)存平衡表,而不是投入产出平衡表,因为同一种物料,不可能既收入又产出,既付出又投入,因此在同一栏里可以填写收入与产出、付出与投入。在使用时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物料。
由于车间和全厂的总体范围不同,各种物料的含义和它们在收入(产出)、付出(投入)各个指标中的表现是不同的,从原料与成品角度看,车间与整个全厂的概念相同,使用的指标也一致,但返回品、回收品、在制品、半成品等中间产品,在车间和全厂的理解与表现就不完全一样。
2.2 投入产出平衡表
2.2.1 投入产出平衡表的结构
投入产出平衡表是以生产设备为中心,反映投入的原料与产出的产品(成品、半成品)的金属平衡关系。
主词栏为反映金属平衡关系的各项指标,具体包括 :①投(装)入量 ;②期初在制品,返回品结存量 ;③期末在制品、返回品结存量 ;④产出的回收品 ;⑤本期金属消耗量 ; ⑥成品(半成品)产量 ;⑦金属损失量。
各项指标的平衡关系为 :① + ② - ③ - ④ = ⑥ + ⑦
金属消耗量 = ① + ② - ③ - ④
金属损失 = ⑤ - ⑥
宾词栏可按统计报表制度中报告期的要求,将指标分为当月和累计两部分,有的还可进一步按合金成分分组,如钛坯锭生产消耗的各种金属物料,可分为海绵钛和中间合金两部分,也可按钛(合金)铸锭不同牌号分,这样在总的实物量平衡基础上,又可按不同的金属成份和产品的不同牌号进行平衡。
2.2.2 投入产出平衡表的编制
一般以工序(生产阶段)为基础进行平衡,再将整个生产过程综合起来,从最初投入的金属原料出发,按企业最终产品进行平衡。因此投入产出平衡表的编制,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按生产车间进行编制,二是按企业最终产品编制,两种平衡表的基本格式一致,但投入产出的具体内容不同。(1)按车间编制 :其投入产出的全部物料,按实际的实物名称填写,包括返回品、回收品、半成品等中间产品在内。如该熔铸车间投入的物料,除海绵钛、中间合金,还包括企业和本车间的返回处理的废杂物(如钛屑、冒口、锭底、板条、料头等),产出的半成品为钛坯锭 ;锻造车间投入钛坯锭,产出各种板材、棒材、锻件,包括来料加工的商品板坯和生产自用的板坯 ;板材车间投入的板坯,产出各厚度规格的板材、带材和来料加工的商品板材。总之,按车间在报告期实际投入的全部物料和产出的全部产品计算。这样各个车间无论从实物量还是金属量,都能做到投入产出的平衡。但全厂汇总时,不能简单的将各车间的资料相加,必须扣除返回品、回收品和生产自用的半成品在各车间的重复计算,才能进行全厂投入产出的平衡。通过这一平衡关系,把车间内物料变化和车间之间的联系都反映出来了,是对生产系统的一个全面反映。
(2)按企业最终产品编制 :从最终产品(成品)角度编制,将投入的所有半成品都折算成原料的金属量计算。如该厂最终产品为钛板和对外加工的带坯(不含生产自用的板坯和钛坯锭),投入的半成品为钛板坯和钛坯锭,都要折算成新投入的金属原料,海绵钛、中间合金、残屑、料头(板条)、外来(包括外购和加工来料)料等。通过调整期初、期末半成品、在制品、回收品、返回品结存量差额,并减去在本系统不能返回处理的回收品(锻造氧化皮、打磨灰、污染的残屑、清洗铸锭的残渣等),就可计算各种产品投入产出的平衡。将各产品投入产出的有关项目进行简单相加,就成为全厂投入产出的平衡。
按此方法计算的成品率、金属料单耗指标,可作为上级报表和对外计算的依据或者与同类企业的横向比较、核算产品成本。
两种平衡表计算金属消耗量的方法不同。按车间编制的金属平衡表,在投入总量基础上只要减去本车间产出的各种返回品和回收品,即为本期金属消耗量 ;按产品编制的金属平衡表,在投入量基础上需要调整半成品、在制品、返回品期初、期末结存量差额,再减本系统的回收品。两种平衡表计算金属损失量的方法相同,都是金属消耗量减去产量的差额,两种平衡表投入量的资料来源虽都来自收(产)付(投)存平銜表,但按车间编制的来自付出(投入)方,而按产品编制的来自收入(产出)方。
上述仅仅是对金属平衡表的形式和编制方法的一些基本要求作些探讨。不同企业编制时,要根据各企业产品生产工艺的特点而定,但编制中还是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实际工作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有的企业编制的所谓金属平衡表,只是为了计算成品率指标,满足上级报表的需要,看不出资料的来龙去脉,对企业内部管理起不了什么作用。
(2)指标关系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正确。有的将返回品和在制品包括在投入量中,有的将所有产出物(包括成品、半成品、废品、废料等)作为产出量。此法在收支存平衡表中问题不大,但在投入产出平衡中行不通。编制金属平衡表,不能为了数字上相等就算平衡,还应注意各指标的经济意义和内在关系。
(3)指标名称不确切。如领入、购入、收入、投入、付出、转出、产出、消耗、耗用等名称用得校混乱。
废料分不清产生的原因是在钛材加工生产的原始记录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究竟是由于加工技术原因造成的废品损耗,还是由于工艺技术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切削损耗,它们之间各占多大比例,变化情况如何,难以查清楚。由于原因不明,进行不了入分析,更提不出有效的改进措施。这既是原始记录制度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属于企业生产管理问题。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钛加工材的金属平衡制度尤为重要,要有效的推进此项工作必须与企业管理改革配套进行,使金属平衡建立在有制度支撑、约束、激励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陈晓波 , 张振宇 . 宝钢湛江钢铁炼钢区域金属平衡管理分析 [J]. 中国冶金 ,2019,29(02):72-77.
[2]董 效 林 . 企 业 物 流 过 程 中 的 金 属 平 衡 实 证 研 究 [J]. 冶 金 经 济 与 管理 ,2010(04):11-12.
[3]喻贵芳 , 彭俊波 . 浅析选矿厂金属平衡 [J]. 铜业工程 ,2013(06):49-52.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