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A2钛棒
定义:TA2为工业纯钛(α型钛合金),成分接近纯钛(Ti≥99.2%),属低强度、高塑性材料。
性能特点:
耐腐蚀性:优异耐海水、氯化物腐蚀,抗点蚀和缝隙腐蚀能力突出。
加工性:塑性好(延伸率≥25%),易冷成型、焊接(TIG焊为主)。
强度:中等(抗拉强度≥440 MPa),适用于非承重结构件。
轻量化:密度4.5 g/cm³,比钢轻40%。
二、制造工艺
熔炼:真空自耗电弧炉(VAR)熔炼,确保低杂质(O、Fe等控制严格)。
锻造:β相区(900~1000℃)热锻开坯,细化晶粒。
轧制/拉拔:冷轧或热拉拔成棒材,表面酸洗去除氧化层。
热处理:退火处理(650~750℃)消除应力,稳定组织。
三、应用领域
船舶典型应用:
海水管路系统:泵阀、换热器管道(替代铜镍合金)。
船体配件:紧固件、舷窗框架。
防腐衬里:用于高腐蚀区域(如压载舱)。
其他领域:化工设备、滨海建筑结构。
四、执行标准
中国:GB/T 2965-2020《钛及钛合金棒材》
国际:ASTM B348(Grade 2)、AMS 4921
船级社认证:DNV、ABS、CCS等对材料耐蚀性有附加测试要求。
五、与TC4、TA9、TA15、TC11的异同对比
合金 | 类型 | 成分特点 | 性能差异 | 船舶应用场景 |
TA2 | 工业纯钛(α型) | Ti≥99.2% | 塑性好、耐蚀优,强度低 | 海水管路、低压阀门 |
TC4 | α+β型(Ti-6Al-4V) | 6% Al, 4% V | 高强度(≥895 MPa),可热处理强化 | 螺旋桨轴、高应力结构件 |
TA9 | 含钯纯钛(α型) | Ti-0.2% Pd | 耐还原性介质腐蚀(如盐酸),成本高 | 苛刻腐蚀环境(如含硫燃料系统) |
TA15 | 近α型 | Ti-6Al-2Zr-1Mo-1V | 高温强度(500℃以下稳定),焊接性略差 | 高温排气部件(少用) |
TC11 | α+β型 | Ti-6.5Al-3.5Mo-1.5Zr-0.3Si | 高温蠕变抗性(550℃),加工难度高 | 船舶燃气轮机部件(特殊需求) |
六、选购方法与注意事项
选购方法:
按工况选材:
常规海水环境:优先TA2(性价比高)。
高应力部件:选TC4(需牺牲部分耐蚀性)。
强还原性介质:TA9(成本敏感场景慎用)。
供应商审核:
查验熔炼炉号、质保书(符合GB/T 2965或ASTM B348)。
要求提供船级社认证(如DNV TA2-40)。
成本控制:
TA2价格约150~200元/kg,TC4约300~400元/kg,TA9因含钯可达800元/kg以上。
注意事项:
避免混料:TA2与TC4不可互换,混用易导致结构失效。
加工污染:切削时禁用含铅、镉刀具,防止高温渗入。
焊接保护:氩气纯度需≥99.99%,背面需充氩防氧化。
检测重点:
超声波探伤(UT)检测内部缺陷。
化学成分分析(尤其O含量≤0.25%)。
七、典型失效案例与规避
案例:某船用TA2法兰焊缝开裂。
原因:焊接时背面未充氩,导致氧化脆化。
改进:双面氩气保护+焊后酸洗。
TA2钛棒凭借优异的耐海水腐蚀性和经济性,成为船舶行业主流选材,TC4、TA9等则用于特殊工况。采购时需结合工况强度、腐蚀类型及成本预算,严控材料认证与加工工艺,避免因选材或工艺不当引发失效。